地球超载日

地球超载日

近年來的地球超载日(EOD)

地球超载日

地球超载日

2017年

8月2日

2021年

7月29日

2018年

8月1日

2022年

7月28日

2019年

7月29日

2023年

8月2日

2020年

8月22日

2024年

8月1日

英国智庫新经济基金会(英语:New Economics Foundation)的安德鲁·西姆斯最早提出了地球超载日的概念。全球足跡網絡是新经济基金会的合作伙伴组织,每年都会发起地球超载日活动,以提高人们对地球资源限度的认识。全球足迹网络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和供应。他们估计,2022年,在不到七个月的时间里,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就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全年的再生能力。[4]人类需求包括所有竞争地球表面再生能力的需求,例如可再生資源、 CO2封存和城市空间。

根据全球足迹网络的研究,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,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建造城市和道路、提供食物、制造产品、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完全在地球预算范围内。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,临界点已经突破:人类的消耗量开始超过地球的再生能力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目前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当于1.7个地球以上。[7]数据显示,我们可能在21世纪中叶之前就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的资源。他们指出,资源枯竭的代价正变得越来越明显。气候变化(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)的后果最为明显,影响最为广泛。其他生物物理影响包括:森林砍伐、物种丧失、水土流失或渔业崩溃。这种资源不安全会导致经济压力(如货币通胀)和冲突(如内乱)。[4]

全球足迹网络认为,生态足迹账户记录了人类需求与再生能力之间的差距。他们说,现在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地球的再生能力。他们承认核算方法有改进空间,还可增加更多细节,认为目前应用在各国的计算方法通常低估了人类需求,因为并非所有方面都得到了衡量(联合国数据存在差距)。他们还声称高估了生物承载力,因为很难确定当前的再生量中有多少是以未来量的减少为代价的(例如过度使用地下水或水土流失的情况)。[8]全球足迹网络的创始人兼总裁Mathis Wackernagel表示,农田的土壤退化可以包含在计算地球超载日的生态足迹账户中,但这“需要联合国数据集中不存在的数据集”。[9]因此,他们称,生态足迹账户是仅定义可持续性最低条件的指标,并且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可能高于他们的账户所揭示的结果。

相关推荐

世界杯最新积分榜:日本爆冷头名晋级,德国出局,16强仅差2席
军种兵种傻傻分不清?一文揭开中国军队作战体系的底牌!
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
365bet网站地址

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

📅 07-05 ❤️ 497